进入正题前先说为什么扣一星。
作为纪录片,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选择论据的时候,有一定倾向性是很正常的。然而本片有些过于明显的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有几个方面:一是在与反面论点的被采访者谈话时(尤其第二集),主持人故意抢话,故意想要显出对方要争辩却无力(喊不过主持人)的感觉;二是为了显得事实更惊悚,有打击面过于宽广的嫌疑,尤其是第二集和第三集把玩具、游戏、动画、广告产业挨个批一遍,似乎这些产业本不该存在一样,这些产业不会消失,合理的方式是去更严格规范,而不是只是骂一通过过嘴瘾。最后,特别讽刺的一点是,本片某种程度自己变成了自己所批判的那一类产品,也就是为了让观众消费自己(观看自己),而竭力去制造一些冲突去讨好观众,引起兴趣,甚至在客观证据的基础上额外制造没来由的恐惧和焦虑(对反面行业的恐惧和焦虑)以显示自己的价值。
除去这些本片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那么下面进入正题。
首先,从本片的主要目标受众消费者——或者说是被消费主义反复蹂躏的消费者的角度入手讲起。
什么是消费主义?我认为,消费主义就是把购买等同于幸福,买的越多越幸福,因为消费让你全知全能,当然可以幸福。不可否认,购买解决了自己的需求或欲望,确实带来的满足感,问题在于,消费主义认为消费解决一切问题。消费当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那么,消费主义为了解决那些他本不能解决的问题,唯一的做法就是欺骗。
一是关于“保质期”。计划报废事实上就是给没有保质期的产品也加上了保质期,让用户可以在保质期结束之后购买新的产品。所有产品都会在使用中损耗。损耗到什么程度,产品就用不了?这其实不好说,也就有了人为操作的空间。如果我可以垄断市场,就故意把产品设计的短命一些,就像片子开头的灯泡;我也可以设置一个损耗标准,比如规定使用多少次或损耗多少百分比就不能用了,就像打印机的墨盒和苹果的电池;甚至我可以简单的规定一个期限,比如汽车的保养周期,第一次买车的车主如果没按保养周期保养,恐怕心里都有种焦虑,怕车会坏掉或者出事故吧。说到保质期,我想再提一下食物,恐怕食物的保质期也不是像它所说的这样,过期马上就吃不了了吧,那到底过期后能不能吃?消费主义再一次成功引发了焦虑感。
二是关于不能解决的需求,抗衰老确实是一个挺好的例子,虽然不能像片子里面这样一棍子把所有抗衰老产品都打死,但确实有挺多欺骗老年人的产品。片子里展会上那种扫一扫就知道你身上有什么病的,还有咱们那些经常卖给老年人的各种稀奇古怪,包治百病的保健品。真的追究起来,大多数跟脑白金功效差不多。至于脑白金的功效,我估计跟可口可乐差不多。
三是创造不存在的需求,比如明明没有病,非要说你病了,然后卖给你药。
其次,从生产者角度讲起。因为生产者是逐利的,他们看本片完全可以从反方向来看:如何卖出更多的东西。
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开始重视绿色循环经济。比如片中的宜家受访者,就是宜家的可持续发展部门的负责人。主持人去诘问他多少有些无厘头,作为一个部门负责,大概并不能干预话语权更重的营销部门的决策,最多只能是影响。就像他自己说的,把这些影片给他们看。
其实,这些都是消费者驱动的。如果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绿色环保的产品,厂家当然也更愿意生产。而消费者的意愿是媒体和广告共同塑造的,前者靠媒体从业者,后者的约束只能靠国家政策,因为打广告的人永远都是顶着广告法允许的极限去打的。
最近,欧盟出台政策要求手机电池必须消费者自己可更换,这也是政策驱动生产者做出改变的例子。本片在对ifixit的采访中也提到了手机越来越薄越来越难以修理,不单单是生产者的“计划报废”,更是消费者本身对于轻薄的外观追求。如果要便于维修,对于外观的某些方面最求可能就要被牺牲掉,而外观却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最大考虑因素,可维修性对消费者来说可能忽略不计。一旦外观重要性增加,产品就趋向于时尚产品,换代速度就只会变得更快。
可维修性这个方面,面向企业的2B产品可能会做得更好。因为2B产品外观的重要性要低一些,而可维修性作为降低成本的一个环节,其重要性会更高一些。
其实,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商品社会之前,几乎所有东西都是可维修的。世界兜兜转转,也许会再次将可维修性作为商品的重要属性提出来并写入法律条文中。这样,生产者在设计产品时将不得不考虑可维修性。
最后,说说环保主义者如何看待本片。应该是感到震惊的浪费吧,尤其是产品的计划报废,让很多本来还能使用的东西过早地丢进了垃圾堆。片中只提到了耐用品,其实对于食品也是一样,B站上有一个在法国捡过期面包的视频,面包店的后厨成箱成箱丢掉的面包,完全可以再次食用。其实我觉得对于环保主义者来说,多消费些电影游戏更好吧,因为在消费这些产品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丢弃什么东西,对环境产生什么危害。

标签: none 阅读量: 936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