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核心产品是应该做的。可以扩大一点产品的的概念:产品除了我们常见的产生价值的有形物品外,把销售能力/服务能力等其他产生价值的虚拟能力也称之为产品。核心产品是公司依靠赚钱生活的产品,或者是在未来想象中依靠赚钱生活的产品。公司的客户建立在核心产品之上的印象凝聚成品牌印象。
一个产品背后都是一串供应链,那么自己的产品中,哪些又是应该自己做,哪些是供应链来做?
那么要看产品的竞争力和供应链的竞争力了。这两个有什么不同?产品竞争力是公司的客户、也就是我们的下游评估的,供应链的竞争力是供应链的客户(包括自己公司在内)评估的。

产品的竞争力

至少包括产品门槛和产品差异化优势。门槛决定能不能卖,差异化决定好不好卖。
在我来看,产品差异化优势是必须自己做的,不自己做也就没有所谓“差异化”可言。
而产品门槛是否自己做,其实可以看供应链的竞争力。

供应链竞争力

供应链的竞争力其实是供应链提供的产品的竞争力。就是看我们能不能从市场上(潜在供应商)那里选购到合适的产品作为我们产品的原料。原料可选择性多、很容易选购到,我们说供应链很成熟;很难选购到,我们说供应链不成熟。
那么怎么算成熟?

  • 是否存在符合要求的原料。如果自己的要求很高,那就有可能找不到。反之有可能遍地都是。这时要评估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
  • 这样的原料是否大量存在。大量存在则容易选择,不容易导致供应链中断。
  • 生产这样原料的公司是否大量存在。大量存在则容易替换,原因是一样的。
  • 这个原料是不是在我们产品中占有比较低的成本比例。产品最终要考虑成本,如果成本高,也许是要重新考虑是否自己做了。
  • 这个原料采购周期是否足够短。漫长的等待导致对市场需求反应慢,要么库存积压要么库存缺货。
  • 这个原料供应链的上游供应链(上上游)是否成熟。上上游不成熟同样会有潜在隐患,供应链始终是一个链条,一环断则环环断。但上上游的影响总之还是相对间接一点。

    常见原料对比

  • 公版原料与需要设计的原料。前者当然要比后者更成熟。需要设计的原料就是不存在的原料。
  • 设计本身。同样因要求不同而不同。高要求使可选择的设计人员变少,价格变高。低要求可选择的多,价格低,结果也可能比公版好不了多少。我认为,如果设计被评估为一种差异化的话,那还是应该尽量自己做。

举例

华为终端

我对华为终端还算比较熟悉。华为很早之前尝试做过终端,一直不成功。包括电话、Modem、小灵通、手机。但终端一直没法成为像运营商产品那样的核心产品。更像是因为有了运营商渠道而搭配着卖的。也不重视品牌,很多都是运营商定制。所以,华为这个时期有很多终端都是外包做的。然而终端中的手机成为未来核心产品的时候,就必须找出差异化来亲力亲为了。
首先是外观。其次是系统。最早的智能手机可能只有外观是差异化,系统都是公版Android。然而自从小米等自制系统越来越受到欢迎后,系统也变成了差异化竞争力之一。再次是主板。这是由外观差异化决定的。
在后期的差异化方面又发生了变化,首先是CPU。高通、联发科CPU虽然符合要求、大量存在,然而供应商就这俩,然后提高下要求到高端的话,就只剩下高通了,CPU成本也不低,所以不能说是太成熟的,值得自己做。并且其中有可以差异化的点,如低功耗之类。虽然这个门槛很高,但作为华为仍然是有实力、或者有魄力去做的。
其次是拍摄效果。这完全是新定义的一个差异化点。摄像头没有能力做,好在供应商还有几个,算法还可以优化,数量还可以自定义。当然,最重要的摄像头不能做的话,导致其实差异化拉不开太大差异,小米努努力,也可以超越。
最后是

标签: none 阅读量: 1271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