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了多年的瀑布流程,一开始做敏捷,是被敏捷对需求的快速响应所吸引。互联网公司宣扬的快速迭代,已经深入人心。而敏捷所说的:需求在一开始并不明确也无法明确,在构思和开发多款新产品的过程中,也深感切肤之痛。
瀑布模型周期长,在一次需求确定之后,开发人员非常讨厌变更。而变更总是不可避免。所以,在正常开发流程之外,总是要附加另一个需求变更流程。在网上搜“华为需求变更管理流程”,你会找到一张长长的流程图,诸多的审批环节,这本身就说明需求变更是个多么讨厌的麻烦的事情,以至于要这么多环节去限制它。
而在流程不那么规范的公司——我相信这种公司应该是大多数的,毕竟象华为这样的公司还是少数——老板、总监、甚至销售人员,都能在开发过程中随意给提出几个需求要求开发人员去实现。即便是产品经理去建立一个需求变更流程也无济于事,毕竟一次开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毕竟老板发现有新的很重要的需求总不能憋着不提。
那么需求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定清楚?这就是敏捷的核心之一,很多需求就是一开始定不清楚的。
那么敏捷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快速迭代!
一次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变更不是限制,在敏捷中是被禁止了。对需求的任何变更,都预先记录下来,然后放在下一次迭代前的需求评审中。每次迭代很快,一周到两周不等。
不过,在公司的实践中,要求每次迭代需求一点儿都不变,总没有那么绝对的事情,不过要好处理的多:对于一些文字的小修改,开发人员也并不在意,对于稍微大一些的修改,由于一次迭代速度快,放在下一个迭代中,对于公司老板和其他人员,一旦逐渐理解了敏捷,也是会接受的。并且迭代周期短,意味着提出的需求变更也不会太多了。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会观察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一开始的时候,一个迭代中忽然插入的需求——提出者往往是刚刚拜访客户回来的销售或者老板——会说这个需求如何的紧急、重要,势必加入开发不可。然后我把它放入下一期需要评审的重要需求中。等过了几天需要评审的时候,把这个需求拿出来和别的一对比,往往又觉得,其实没有那么紧急,也没有那么重要了。这种需求有时候一放就是好几个迭代都没有开发,甚至一直躺在需求池里面。敏捷的这种流程,还能让产品经理去重新审视需求的必要性,也能让提出需求的人“冷静一下”,更客观地和产品经理去评估需求。产品经理这时候也更容易去说服他们,把哪些不必要的需求推迟,即使那个人是老板——我知道,在很多公司,有很多产品经理都不知道怎么对付老板提出的古怪需求的,这或许就是其中的方式。

标签: none 阅读量: 1321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