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国人本性

易经读了很长时间,总是一读就打瞌睡那种。再读也读不过乾卦,“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是清华校训,亢龙有悔、飞龙在天是降龙十八掌招式,故而还能读个似是而非。再往后看就不知所云了。
最近在翻看南怀瑾几十年前的讲稿《易经杂说》。他说的非常白话易懂,倒是看了不少,中间有许多观点不敢苟同,例如主要一类观点是现代科学的种种发现,都不出易经之所料之类的,跟现在仍然笃信地平说一样。若不出其所料,总该能指导科学实践了。
但今天看到三分之一处时,忽然有个顿悟:易经是中国人几千年以来思想与西方之不同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
其一,易经被重视与孔夫子脱不开关系。孔夫子两千多年以来对中国文化影响最重要的人物。夫子五十岁读易经,据说传下《系传》一书,这就将易经置于很高的地位,庄子又将其推为“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之一,自古文人必读。
其二,人类自古以来对未知总是恐惧的,而未来总是未知的,为了让未来可知,从古至今不外乎三种方式:求神、占卜、科学推演。科学用于简单的推演倒还可以,用于复杂系统的推演,如天气、灾难、瘟疫、社会发展,直到现在仍然捉襟见肘,古人就更难以选择科学来预测未来。剩下只有求神和占卜,这个东西方古人都共用,求神西有耶稣东有天,占卜西有吉普赛东有易经。显而易见的,西方更重视求神而东方更重视易经,而易经之重要作用就是预测占卜,而且大家知道“子不言怪力乱神”,就更使占卜地位优于求神了。
其三,从子不言怪力乱神展开几千年,中国人倾向于自己获知未来,而西方人倾向于让神决定未来。换句话说,中国人倾向于让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而西方人倾向于让神决定。这可能是易经最大的价值了。

易字溯源

南怀瑾说他相信易字是日月相合,以证阴阳。但从易字演变来看,并非如此。我们看看周文王老爷子生活的商朝,易字是两个带耳的杯子,一只杯子用手往另一只里面倒水,本意倾注,引申为变换位置,现在交易的易、以物易物的易意思基本保留,还引申为“赐”,即给予。易字的字型,以前是两个杯子带两个手,现在手省略了,下面的杯子也省略了,只留下一个倒水的杯子,也就是说,易上面的日不是太阳,而是杯子,下面是杯子流出来的水。而难易的易,应为借字而已。易经的三易:变易、简易,不易,其中变易和不易中的易,理解为变换没错,而简易中的易,一般理解为难易的易,然而若更加统一的仍然理解为变换,即简化变换的过程,也许更加接近原意。
i

参考: 易经基础篇

标签: none 阅读量: 1059

添加新评论